谈歌诗的复兴

20世纪后半叶降生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能有机会听到、看到全世界如此繁丽的“好声音”。

    本书写的是一种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过的艺术家群体,即“歌诗人”,他们是当代世界文化的新型力量,他们的声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书中选取的英语世界国家的24位歌诗人,他们是各种声音的代表,我讲述他们的生平,他们的艺术成就,以及与他们有关的一些有趣的轶闻,有趣的文化事件。

    “歌诗人”这个词,没有严格的英文对译。英语中意义最相近的,是songwriter。这也是个英语新词,字面意义似乎很显豁:“写歌人”,事实上含义相当复杂。权威的《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给出的定义是“写流行歌曲或为之作曲的人。”这样看来,“古典(式)歌曲”的写作者,例如把李白诗谱写成《大地之歌》的马勒,写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的提佩特,都算不上写歌人,因为songwriter定义上就是指写流行歌曲的人。songwriter究竟是作曲的,还是作词的?根据此定义似乎在说可词可曲。实际上,翻一下本书就明白:大部分作者,自写词,自写曲,而且自己首唱,他们应当称为singer-songwriter,类似于中文所说的“创作型歌手”。他们写词,写曲,歌唱,三道工序可以同时进行,不像一般作品先有词(曲),再请人谱曲(填词),然后请人演唱。这样的流行音乐全才,在全世界日渐增多:他们不仅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文学体裁,而且开辟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艺术范畴。

    在中文中,笔者把这样的一批艺术家,称为“歌诗人”,有三层意思:首先,他们的歌词写得很出色;第二他们可以自己谱曲;第三,他们可以自己演唱。第一条是先决条件,必不可少,第二第三条能加上最好。那么什么才叫“好声音”?这就牵涉到如何定义并评价近三十年来在中国——如同近六十年来在全世界——新出的一种艺术体裁——“歌诗”。

    当代歌诗是诗与歌词两种体裁相互靠拢重合的一种体裁,它是诗也是歌词,兼有“诗性”与“歌性”,既能“兴观群怨”,又能“声入心通”。中国古代诗歌史,一直是诗与歌互融,轮流作为文学的主导。五四新诗发生时,歌诗同时产生,早期部分新诗人如刘半农、田汉等人留意歌词,但并未有意识推动两者合流。此后中国新诗渐渐书面化、精细化,语言复杂化,大多不再追求音乐的韵律,而歌词则以大众化为己任,语词平浅上口,意义简单明白。歌与诗两者分途渐远,诗人的诗不再入乐。

    现代诗与歌词如此严重分家,对两者均极为不利:书面诗越来越变成小众体裁,到今日唯有写诗者才读诗;而歌词创作变成配乐的辅助工作,独立的艺术特征变淡。上述格局在当代正发生重大改变,歌词与诗融合成“歌诗”的趋势正在形成。

    当代世界歌曲艺术的繁荣,是歌诗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歌曲不仅是当代文化一个极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尤其近20年来,随着电子新传媒的发展,歌曲的影响力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而对于大多数公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书面诗很少,对能唱的歌诗却耳熟能详。

    这个趋势在欧美国家同样存在,不少歌诗人的作品和研究已经进入主流学界和大学教学体系,一些最有影响力的“歌诗人”,例如列侬、迪伦、科恩、麦克林已经被学界认为对当代文化作出重大贡献,列侬甚至被比为当代的但丁,迪伦被认为继承了莎士比亚的影响力。

    以上的讨论,有点过于严肃,本书目的,是想用轻松的笔调向读者介绍英语世界的歌诗人。但这个题目——这个新的艺术范畴,它的兴起,它的发展前景,它对人类文化的贡献——的确是个严肃题目。然而,“好声音”又是让人动情的,让人沉醉的,它的美无关学理。本书努力处理好这个矛盾:在轻松中说出一些认真,在介绍中让大家感受趣味。是否成功,就敬请读者诸君多多赐教了。

    注:《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陆正兰著,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2013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