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词与新诗的一则实例

近年来,庚云词兄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歌词创作的妙文。因为他写歌词,也稔熟音乐,并曾有过作曲经历,所以每一篇都写得深入浅出、有论有例,甚具说服力,且文风洒脱、语言灵动,风格谐趣,颇富引诱力。前不久,他在《花港•词刊》2014年第3期发表的《删繁就减三秋树》,引发了我强烈的同感,让我联想起他文中所举、但未能详述的胡适先生的《兰花草》。

《兰花草》曾经是台湾校园歌曲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首歌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在两岸三地被众多歌手竞相演唱,广泛传播,一个时期其热唱、疯传的程度,如果用尽人皆知、耳熟能详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

但这首歌的歌词,原本并非歌词,而是源于诗歌。

1921年10月,胡适先生创作了一首小诗,题为《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日,祝汝满盆花。

1922年,先生在增订出版他的白话诗歌集《尝试集》时,就将这首小诗收入其中,使得这首作品得以首次问世。

作为五四新文化的主将与国学大师之一的胡适,虽然1949年离开大陆,直接远旅美国,但从1952年起,他就受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学院的邀请,多次赴台湾讲学,并最终于1958年正式定居台湾,担任了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使得他在台湾社会、尤其是政界与学界的影响力,确实非同小可,无疑,他的著作无论大小,都会引发人们的格外关注。所以,就在这首《希望》产生50年之后的1970年代后期,在台湾校园歌曲潮头汹涌的澎湃浪潮中,由当时台湾“救国合唱团”成员的陈贤德、张弼两位校园歌曲作曲家,对诗歌《希望》进行了修改、增删、谱曲,并将歌名改为《兰花草》开始推向社会。

被谱成歌曲的歌词则呈现出了这样的面貌: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

1979年,这首《兰花草》就由台湾海山唱片公司推出,演唱者系由该公司曾经推出首张演唱专辑《蜗牛与黄鹂鸟》的台湾歌手银霞首唱。由于歌曲的社会反响极佳,并不断升温,其后,便相继由齐豫、包美圣、刘文正、韩宝仪等歌手反复翻唱,并于九十年代由歌手齐豫将其唱到大陆,从而在大陆的校园内外受到广泛欢迎和真心喜爱,一直传播不止,成为台湾校园歌曲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

这是一个将文本的诗歌作品依据音乐的需要改为入乐演唱并唱红社会的典型例证。对于创作者来说,我们如果将《希望》与《兰花草》相互比照,仔细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与体味绝好机会。而在我看来,这两位曲作者对于原诗的修改与加工,绝非信手拈来,而是颇费了一番思索、并动了不小的手术,其出发点却一直围绕着音乐。比如,延展了篇幅,将原诗的12行改成了16行,意在化强抒情主体同歌咏客体之间的情感联系,强化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再如,为了音乐自身的需要,将原来的一个大段分解成了两段,以加深印象;还有,为满足听觉艺术口语化的要求,对歌词个别句子和词汇做了调整,如将“望”改为“看”,将“祝汝满盆花”索性删除等等。

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兰花草》的署名应当是:胡适原诗,陈贤德、张弼改词、作曲。但分明是由于现代文坛名宿、国学大师胡适先生绝非等闲之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辈们谁敢明目张胆张扬自己能“改”先生大作的行为?所以,即便是改了,成了歌,也唱响了,并被社会甚至历史认可了,这份荣誉还是归于先辈大师更为妥贴。正是在这里,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对于文坛先辈们创造成果尊重与敬畏之心的难能可贵,而这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家文化品格的折射。

诗歌和歌词,确属孪生兄弟,二者有着共同的属于诗的灵魂。一些诗歌因为要融入音乐之中,就不能不做些必要的修剪与整理,也许,正是这个过程往往会使得诗歌原作失去某些光彩,于是,这也就成为了黑格尔老人家其所以认为,歌词往往是诗人中等的诗的依据所在。

是否如此?愿求教于歌词界诸君。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