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战疫,歌由心生

庚子初春,江城武汉,一场疫情突如其来,这个春天随之变得沉寂……虽国之艰辛,但随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冲锋号声,中华儿女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就此打响。在这场战“疫”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憾未身赴前线,但始终与疫情防控第一线心手相连;他们憾未冲锋陷阵,但同心筑牢坚强后盾。陈道斌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他以笔为戟、以墨抒怀、以歌寄情,用“我之微光”,汇聚起全民一心共战疫情的磅礴力量!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我就陆续从“学习强国”、“中国军网”、中央电视台、湖北卫视等媒体,看到听到陈道斌创作的抗疫歌曲,一首首发自内心的礼赞,以及歌曲背后的故事更加让人牵念。

陈道斌创作的这些抗疫歌曲,像一道光,点亮了我的双眸,在反复的品味与思考中,我渐渐清晰地看见了一条思路——融。这些歌,融汇与涵盖了人民子弟兵,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普通群众等不同群体。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深入到各个群体中去,感受他们的感受,体会他们的需求,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创作的基础。尤其在小众化的背景下,这种放眼全局,关注全体的胸怀更为稀缺更为宝贵。

陈道斌的抗疫歌曲,不仅是各个群体的大融合,也是各种写作手法的大融合。这些歌中,有大气磅礴铿锵豪迈的《跟我上》(陈道斌、王俊词、平远曲、张英席、王传越、阿云嘎、姜必群、王凯、扎西顿珠唱)、《向人民报到》(鄂矛曲、汤子星唱),也有无限温暖无限美好的《我相信》(姚林辉曲、王莉、平安、喻越越、王宏伟、姚林辉、汪正正唱)、《最美的相约》(罗其鹏曲、王蓓、王上唱)、《不相识的我们》(王喆曲、王莉唱);有聚焦个体的《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日记》,也有统览整个国家的《相信中国》(吴娜、杨朝东曲、吴娜唱);有充满感激之情的《解放军来了》、《背影》、《感恩》,也有充满反思的《2020春节》、《这次以后》;有表白武汉的《武汉谣》、《我要去武汉》,也有勾起乡愁的《回家的路》。如果你以为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是各自独立,没有交集的,那就大错特错了。陈道斌对“融”的理解,绝对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和。

陈道斌是一个博采众长,又具有自己独特品味的创作者。他大量吸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创作经验,使守正与创新完美融合。我永远忘不了,第一眼看到《武汉谣》(孙侠曲、李婷婷唱)时的震惊。“你带上碗,我带上你,我们去吃武昌鱼”,这样的表达,真让我怀疑,读到了一首俏皮的网红词。可是,当我们还处在惊诧中时,这首作品便迅速深入到风雨共患难的层面,去展现中华儿女间比长江水更长的情义了。读陈道斌的作品,总是会突然间陷入沉思一一为什么他要用流行句式,串联起武汉的美景与美食,使抗疫作品既情深意浓又活色生香充满烟火气。其实,这是一种更加深层的融和。陈道斌在通过艺术手段,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武汉,了解武汉,与武汉建立起更加紧密的情感连接。疫情总是暂时的,后疫情时代的武汉,更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和支持。所以,我发现陈道斌一直有意识地将展现抗疫风貌和宣传武汉融合在一起。除了《武汉谣》之外,陈道斌还创作了全景式展现武汉的《我要去武汉》(罗其鹏曲、钟丽燕唱),“一碗热干面,勾起了思念”;“樱花开的时候,你等我在武大珈园” ;“爱上一座城,其实不需要太多语言,你安好就是晴川”之类的句子,牵引着我们每一个人那一颗热爱武汉的心。当然,“且将我燕园情,化作一轮东湖月,照亮青春的心,把答卷书写,”(《最美的相约》之类,将武汉的倩影与美好的期待交融在一起的就更多了。

陈道斌的歌词,没有一个词一个字是孤立的。单个的字词,融在作品中,会给人一种“远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妙感受。以《2020春节》(沈丹曲、唱)中的“墙上一幅红梅报春图”为例,这里的“红梅报春图”就大有玄机。首先,它是“就在家里,开始一次次旅行,从饭到客厅”居家旅行途中唯一的风景;其次,梅花是武汉的市花,红梅报春隐含着战胜疫情,迎来春天的美好寓意;再进一步,傲骨的红梅,会让我们想到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想到中国人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品格。我们常说艺术中的真实是高度浓缩的真实,再小的细节,也传递着丰富的内涵。这首作品,很好地诠译了这一点。

说到不孤立,我尤其想和大家分享几首作品。一首是《解放军来了》(王喆曲、雷佳唱),起笔就是“还是那一身军装,还是熟悉的模样,解放军来了,亲人就在我身旁”,瞬间就唤起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回忆。不是这一次,而是每一次,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解放军都会来到我们身边。真的像《背影》(栾凯曲、曹芙嘉唱)中写的那样“在太平的日子里,你最容易被淡忘,当你出现的时候,定是搏击风浪”。面对子弟兵的深情表达“我是你的子弟兵,你是我生命的源泉,酸甜苦辣无悔无怨 只愿老百姓幸福美满”《我是你的子弟兵》(平远曲、汤俊唱),我们心怀《感恩》(陈柏君曲、马飞唱),深深地感受到“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每个生命都如此珍贵”。另一首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日记》。如果说《解放军来了》,让我们从这一次,联想到了之前的每一次,那么《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日记》(戚建波曲、喻越越唱)让我们从这一次看到了每一天。我对“我不是刷屏新闻里的英雄,只是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做的是份内的事,昨天今天一直在做”这几句话,印象特别深刻。我们以为的英雄壮举只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只不过我们以前没看到,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给我们的太多太多,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太少太少。超越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事件,引领听众去感受埋藏在每一个寻常日子里的爱与温暖,去倾听他人的心声和需求,是这首作品更让我心动的价值。最后,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回家的路》(陈道斌、欢欢词、李汉颖曲、廖昌永唱)。这是一首以“路”为切入口的作品,在全球疫情爆发,众多海外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候,听“人在他乡,有时也会觉得孤独;行万里路,风景最美是归途”,真的不知不觉就被带进去了。等到“回家的路,归来的脚步,家中的妈妈盼我千百度”穿过耳膜的时候,又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支援武汉的医生顺利完成任务,踏上归途的场景;而最后那句“回到妈妈身旁,我知道哪里是来时的路”,又在不断地引诱我去思考该如何度过这一生。一首词,有着及其丰富的层次,每个人都能在其中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是陈道斌作品又一令人着迷的地方。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融和各个群体的需求;有丰富的创作经验,能融和各种小众化个性化的欣赏品味;有高度融和的语言,打破篇幅的限制,创造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这是陈道斌的抗疫作品,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也是我清楚看见的,陈道斌以艺战“疫”,歌由心生的深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