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淳朴的山杏花

扶贫题材歌曲不好写,一不小心就容易格式化一般化,或空洞或口号,或写得不明所以让人听得不明不白。而被评为“听见中国听见你”——2017年度优秀歌曲的《山杏花开的时候》却令人耳目一新。这首歌曲由甘肃省文联、音协组织甘肃著名青年词作家杨玉鹏、空军政治文工团著名作曲家孟庆云共同联袂创作,由著名歌手王丽达演唱。

初听这首歌,我便被它优美的旋律,深情的表达,真挚的情感深深吸引。似有习习春风吹拂耳畔,涓涓细流润泽心田。没有肉麻的赞颂,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高昂的气势,就像拉家常,就像对恋人的满怀思念的倾述,娓娓道来,声声入耳,让人安静安然安心,总之一个词:舒服!歌曲生动地讲述了新时代的扶贫干部一心为民,带领乡亲们修路架桥搞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故事。整首歌曲角度独特、情感到位、手法老到,营造出的浓重画面感引起人们情感的强烈共鸣,使它从众多扶贫题材歌曲里脱颖而出。说它“思想精深”、“艺术精湛”也毫不为过。

《山杏花开的时候》歌词为二段体结构,起承转合句句分明:

看见你走来的时候/ 山杏花正开满枝头/ 你走出一条路/ 一直通到村口/ 村口长着山杏树/ 不知开过多少春秋/ 今年花儿格外香/ 花香扫去几多愁/ 啊,山杏花开的时候/ 是你赶着春天在走/ 啊,是你赶着春天在走/ 赶着春天在走//

看见你走来的时候/ 山杏果刚好又熟透/ 你走出一座桥/ 连起山前山后/山后长着山杏树/早就和你成了朋友/今年果儿格外甜/果甜酿成醉人酒/ 啊,山杏果熟的时候/我们牵着幸福的手/ 啊,我们牵着幸福的手/ 牵着幸福的手//

看到这样的歌词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山杏花”这一物象简直抓的太妙!

它首先是一首诗,对仗工整,韵脚自然,朗朗上口。整首歌词犹如一幅充满诗意的山乡风情画,看似着墨不多,却言简意赅,意义深远,少一笔嫌少,多一笔太多,读着歌词,清新淡雅朴实芬芳的山杏花扑面而来,我仿佛看到烟雨迷蒙的山乡一个春天的早晨,一位淳朴的山乡妹子从山道上走来,走进杏花深处,走到村口,站在杏花树下,深情脉脉地望着通往村外的道路,盼望着年轻英俊的扶贫干部的身影出现……在这里,“山杏花”一词多指,它既是开满村庄的山杏花,也是春天的象征,美好的象征,农民心里希望的象征,那站在村口盼望的乡妹子,不也是一朵山杏花吗?

这样的语言才是歌词的语言,它独到的角度决不与人雷同,它诗意却不诗化,它一环紧扣一环,一句紧接一句,前后关联,上下递进,不拖泥带水,不炫耀技巧,没有口号,没有说教,让人不需费解猜疑多思考。“山杏花”这一形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光无限、丰收在望的美好场景,象征着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更是党的扶贫干部情系百姓的艺术化表达。

歌词难写,难就难在要于平实浅显中见深意,难在要写人所未写。而《山杏花开的时候》恰恰解决了这两难问题。“看见你走来的时候,山杏花正开满枝头,你走出一条路,一直通到村口……”咋一看是多么平白普通的叙述,然而细一看却不简单,每一句歌词竟都包含了深意在里面,每一句歌词都值得细细品味。开首第一句自然地引出了扶贫干部,“我”充满期待地看“你”走来,“你”主动走到山村,看到山杏花开满枝头,看见了脱贫致富的生机,然后,“你走出一条路,一直通到村口”,这条路是什么路呢?既是“你”帮村子里修的路,也是一条致富之路。“村口长着山杏树,不知开过多少春秋, 今年花儿格外香,花香扫去几多愁”,这几句笔锋一转,借景抒情,村民们守着这只金饭碗却不知,山杏花白白开过多少春秋!为何“今年花儿格外香,花香扫去几多愁”呢?因为“你”为村民们指明了方向,山杏花再也不用自开自谢了!副歌其实只有一句:“ 啊,山杏花开的时候,是你赶着春天在走”,这一句重复三遍,抒发了村民们对恩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感情逐渐升华,唱来意犹未尽。可以说一个“赶”字入木三分,一字千钧,不仅写出了画面,还写出了“你”的作为,形象生动又艺术化地刻画了扶贫干部的形象,一切尽在不言中。“赶着春天在走”,春天能赶吗?春天是怎么被赶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当然谁也不能真正“赶着春天”走,恰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构造了歌词里唯美想象的天地,这就是歌词的文学之美!

再看第二段歌词:“看见你走来的时候,山杏果刚好又熟透,你走出一座桥,连起山前山后”,这山杏果也是一词双指,既是杏树上结的果子,也是扶贫出的成果!“你走出一座桥,连起山前山后”,这座桥既是“你”为老百姓造建的桥,也是座同心桥!“山后长着山杏树,早就和你成了朋友,今年果儿格外甜,果甜酿成醉人酒”,又是笔锋一转,一句“早就和你成了朋友”多贴心!不正说明“你”是这里常客吗?“你”在杏林里洒下的汗水付出的辛劳还用多说吗?写词最高明的手法——不挑明却其意自明。一般人可能都会这样写扶贫干部:“你”怎样风里来雨里去,怎样和乡亲们亲如手足兄弟,怎样辛苦流汗流泪……而此词作者却别出心裁,一句“早就和你成了朋友”四两拨千斤,又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不由得不让人拍手叫绝!“今年果儿格外甜,果甜酿成醉人酒”,皆是村民靠山杏脱贫致富的成果。第二段副歌在“啊,山杏果熟的时候,我们牵着幸福的手”的声声重复里深情结尾,引人遐想万千。“我们牵着幸福的手”,说明村民们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可能还成就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呢,让歌者与听者都不由自主地满溢幸福感动的热泪!

从“山杏花”到“山杏果”,从“路”到“桥”,从“村口”到“山后”,从“赶着春天走”到“牵着幸福手”……词作者像一个高明的裁剪师,把最有用的这些素材有条不紊胸有成竹地剪辑拼接,神工巧思,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前后呼应,看似随意,实则巧妙布局的刻画了一幅从春到秋,见景见人见情的甜美温馨流动的画面,谋划了一首歌唱新时代,词铸“真、新、深”的深情礼赞。 

不得不佩服杨玉鹏先生,他堪称作词高手,他的词充满了泥土的芳香气息,总能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这与他农村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写词写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他总是拿捏的恰到好处,他深谙作词手法,起承转合自如收放,舒缓轻重妥帖稳当,内在的音乐感能让作曲老师的旋律款款流淌而出。

一首好歌的诞生光有好词不行,还离不开好曲的琴瑟和鸣,好编曲的锦上添花,好歌手的完美演绎。《山杏花开的时候》的曲作者孟庆云老师是著名军旅作曲家,他的作品数不胜数,像《长城长》、《为了谁》、《什么也不说》、《想家的时候》、《当兵干什么》、《归航》等唱遍了大江南北。“孟庆云的创作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时代精神的特征。民族风格的旋律和当代通俗歌曲的节奏的结合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孟庆云的作品要么大气豪放,要么典雅秀美,要么情真意浓,要么刚健雄伟,既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又融进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他的作品时而泼墨写意,时而工笔白描,时而色彩斑斓,时而标新立异,既有传统的古典美,又有鲜活的现代美。”

孟庆云老师作曲的这首《山杏花开的时候》一以贯之地坚持了他的创作风格和路线,既传统又现代,既典雅又时尚,既像泼墨写意,又如工笔白描。杨玉鹏的歌词恰好对了他的路子,我想当他看到这首歌词的时候,一定是看到第一句词就有旋律自然流淌而出,然后一遍看完歌词,他的曲子也一气呵成了。写歌就是这样奇怪,好歌词自带旋律的属性遇到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他总能把词作者心里想要表达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甚至把词作者想不到的东西也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

《山杏花开的时候》不论编曲演唱都极具民族风格,民歌的东西不好写,一不小心就显得老土。而孟庆云老师的手法别出心裁,他从高音走笔,渐至低徊,短暂的重复后又走高,仿佛山间的小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但他的旋律线始终在那里,如行云流水。及至“啊”处,不动声色地进行了调式转换,由商调式进入徵调式,音乐更加明朗开阔,两个“啊”将高潮推起,将情绪尽情渲染铺开,与前面形成色彩对比,此时趁热打铁,继续将“啊”重复两声,最后一句歌词以变化重复收尾。结尾重复第二段副歌,在徵调高音5的长音里结束。这样的音乐一波岂止三折,简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此手法造成新鲜感,使余音绕梁,袅袅不绝于耳。

纵观全曲,这样的旋律简单却不失大气,朗朗上口却不落俗套,看似音很高,实则音域跨度才十三度,这是最适合歌手发挥音色的区域范围。编曲弦乐与民乐的结合丝丝入扣,节奏时尚,打破了传统民歌编曲的老套死板,那一支笛子的亮色配上歌手王丽达甜美、清亮,明丽婉转的嗓音,不正如春风里飘摇枝头的那一簇簇、一片片淳朴、美丽、优雅的山杏花吗?